<?php
//访问浏览器的时候,页面向服务器发起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返回保存cookie的内容(Set-Cookie:name=cxz; expires=Tue, 23-Apr-2013 02:59:27 GMT),浏览器保存cookie
//cookie保存的是字符串
//cookie必须有 key<=>value 和 有效时间 这3个参数
//cookie可以同时保存多个 key<=>value,他们的有效时间可以不同
//cookie保存中文时,会默认进行unicode编码
//没有设置保存cookie时,cookie的生命周期与session一样,session结束,cookie即被删掉
//--------保存cookie-------------
//time()是当前时间
setcookie("name","cxz",time()+3600);
setcookie("password","123456",time()+200);
setcookie("address","北京",time()+300);
setcookie("hobby","旅游",time()+120);
echo "保存cookie成功";
//----------获取cookie----------
echo "<pre>";
print_r($_COOKIE);
echo "<pre/>";
//获取cookie的某个值
$name=$_COOKIE["name"];
if(!empty($_COOKIE)){
echo $name;
}else {
echo "cookie 没了";
}
//设置默认时区为"亚洲/重庆"
date_default_timezone_set("Asia/Chongqing");
//-----------更新cookie-----------
//就是重新写入cookie
if(!empty($_COOKIE["lastVisit"])){
//首先保存上次访问的时间,因为http协议标准规定在header之前不能有任何输出
$lastVisit = $_COOKIE["lastVisit"];
//更新时间cookie,有效期为30天
setcookie("lastVisit",date("Y-m-d H:i:s"),time()+3600*24*30);
echo "您上次访问本站的时间是".$lastVisit ;
}else{
//如果cookie为空,就保存时间cookie,有效期为30天
setcookie("lastVisit",date("Y-m-d H:i:s"),time()+3600*24*30);
echo "欢迎访问";
}
//-----------删除cookie--------------
//删除某条cookie,time()-时间
setcookie("hobby","旅游",time()-120);
//全部删除cookie
foreach($_COOKIE as $key=>$value){
setcookie($key,$value,time()-3);
}
?>
2013年4月26日星期五
2013年4月24日星期三
输出菱形
<?php
//打印菱形
function ling($n){
//分别打印菱形的上三角和下三角
//用(n+1)/2和(n-1)/2可以获得三角的底边,但是需要考虑奇偶行数
//要用到的函数:ceil向上取整,floor向下取整
//假设n=20,floor((n+1)/2)=10,ceil((n-1)/2)=10
//假设n=21,(n+1)/2=11,(n-1)/2=10,用哪个函数不影响结果
//先打印上半部分的三角形
//第m行的*为(2m-1)个,共floor((n+1)/2)行
//每行前面的空格数为(n-m)个
//$i是行数
for($i=1;$i<=floor(($n+1)/2);$i++ ){
//$k是每行的空格数,最后一行0个空格
for($k=0;$k<floor(($n+1)/2)-$i;$k++){
echo " ";
}
//$j是每行的*数
for($j=0;$j<(2*$i-1);$j++ ){
echo "*";
}
echo "<br/>";
}
//打印菱形的下半部分三角形
//共(n-1)/2行
for($i=ceil(($n-1)/2);$i>0;$i-- ){
//$k是每行的空格数
//假设是从($n+1)/2开始打印的,实际没有打印第($n+1)/2行,因为上半部分的时候已经打印了
for($k=0;$k<floor(($n+1)/2)-$i;$k++){
echo " ";
}
//$j是每行的*数
for($j=0;$j<(2*$i-1);$j++ ){
echo "*";
}
echo "<br/>";
}
}
ling(30);
?>
2013年4月23日星期二
面试经验总结
最近面试了几家公司,因为积极准备和总结,终于不像以前那样怕笔试,怕面试了,任何时候都能够从容对待,自信的侃侃而谈.不会因为自己不懂就自卑,懂得有选择的接受,和拒绝.
要求邮寄面试邀请
每次接到面试邀请,首先要求对方给自己的邮箱发一封邮件,内容包括职位要求,公司简介.
审核自己与职位的匹配度
等自己有时间的时候,打开邮件仔细审核职位要求,如果明确认为自己满足要求,也适合这个职位,再看看公司简介,是否是自己希望去就职的公司类型,如果都ok,那么可以邮件回复一定准时到之类的确认邮件.
如果自认为自己并不是特别符合职位的要求,可以提问hr,他们要招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主要是来干啥的,如果hr不确定,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这样才能有针对的介绍自己的强项.当然,自己也可以提前揣测一下.
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有了职位要求,接下来就是专门针对性的准备工作,职位的硬性要求相关条款,如果自己不是特别熟练,至少要知道皮毛,可以临阵磨枪,说不准能混过一关.
软要求,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积极的态度.只要保持在面试之前1-2小时持续思考状态,不发呆闷神,思维就会一直活跃.
面试中的注意事项
与面试官的第一面很重要,首先要友好的微笑,礼貌的起立,如果迟到了要表示歉意,动作要敏捷,行为要得体,坐下的时候要自在,思想要放松.
不需要等面试官提问,最好是主动询问面试官,可否自我介绍.因为面试官看简历实在辛苦和浪费时间精力,自我介绍即使详细点,也不会比他看字多花多少时间.
自我介绍是一门艺术,最好提前写好或者想好,要言简意赅,切中主题和重点,挑对方感兴趣的介绍,挑对职位相关的经历进行详细介绍.挑对职位有益的性格特征爱好兴趣进行简单阐述.切记罗嗦,无逻辑,没有重点.
提问阶段
无论如何一定要有问题,即使你已经非常了解了,也要找出问题来问一问.如果没有问题,表明你对这个职位或公司没有兴趣,那对方也会对你没有兴趣.
问题的内容,首先是公司的业务介绍,盈利模式,企业文化,福利待遇,另外技术人员需要关注工作的平台和系统(我每次问工作环境,对方会以为是办公环境),本职位的职业发展方向,额外了解到的一些信息进行提问等.
面试结束
面试结束阶段,如果面谈情况良好,可以表达自己对该职位的期望,友好的感谢面试官.然后再见.
要求邮寄面试邀请
每次接到面试邀请,首先要求对方给自己的邮箱发一封邮件,内容包括职位要求,公司简介.
审核自己与职位的匹配度
等自己有时间的时候,打开邮件仔细审核职位要求,如果明确认为自己满足要求,也适合这个职位,再看看公司简介,是否是自己希望去就职的公司类型,如果都ok,那么可以邮件回复一定准时到之类的确认邮件.
如果自认为自己并不是特别符合职位的要求,可以提问hr,他们要招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主要是来干啥的,如果hr不确定,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这样才能有针对的介绍自己的强项.当然,自己也可以提前揣测一下.
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有了职位要求,接下来就是专门针对性的准备工作,职位的硬性要求相关条款,如果自己不是特别熟练,至少要知道皮毛,可以临阵磨枪,说不准能混过一关.
软要求,比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积极的态度.只要保持在面试之前1-2小时持续思考状态,不发呆闷神,思维就会一直活跃.
面试中的注意事项
与面试官的第一面很重要,首先要友好的微笑,礼貌的起立,如果迟到了要表示歉意,动作要敏捷,行为要得体,坐下的时候要自在,思想要放松.
不需要等面试官提问,最好是主动询问面试官,可否自我介绍.因为面试官看简历实在辛苦和浪费时间精力,自我介绍即使详细点,也不会比他看字多花多少时间.
自我介绍是一门艺术,最好提前写好或者想好,要言简意赅,切中主题和重点,挑对方感兴趣的介绍,挑对职位相关的经历进行详细介绍.挑对职位有益的性格特征爱好兴趣进行简单阐述.切记罗嗦,无逻辑,没有重点.
提问阶段
无论如何一定要有问题,即使你已经非常了解了,也要找出问题来问一问.如果没有问题,表明你对这个职位或公司没有兴趣,那对方也会对你没有兴趣.
问题的内容,首先是公司的业务介绍,盈利模式,企业文化,福利待遇,另外技术人员需要关注工作的平台和系统(我每次问工作环境,对方会以为是办公环境),本职位的职业发展方向,额外了解到的一些信息进行提问等.
面试结束
面试结束阶段,如果面谈情况良好,可以表达自己对该职位的期望,友好的感谢面试官.然后再见.
2013年4月22日星期一
HTTP协议详解 (转载)
Author :Jeffrey
Blog:http://blog.csdn.net/gueter/
引言
HTTP是一个属于应用层的面向对象的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超媒体信息系统。它于1990年提出,经过几年的使用与发展,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扩展。目前在WWW中使用的是HTTP/1.0的第六版,HTTP/1.1的规范化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而且HTTP-NG(Next Generation of HTTP)的建议已经提出。
HTTP协议的主要特点可概括如下:
1.支持b/s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2.简单快速:客户向服务器请求服务时,只需传送请求方法和路径。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HEAD、POST。每种方法规定了客户与服务器联系的类型不同。由于HTTP协议简单,使得HTTP服务器的程序规模小,因而通信速度很快。
3.灵活: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正在传输的类型由Content-Type加以标记。
4.无连接:无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5.无状态:无状态是指协议对于事务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如果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则它必须重传,这样可能导致每次连接传送的数据量增大。另一方面,在服务器不需要先前信息时它的应答就较快。
一、HTTP协议详解之URL篇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模式的、无状态的、应用层的协议,常基于TCP的连接方式,HTTP1.1版本中给出一种持续连接的机制,绝大多数的Web开发,都是构建在HTTP协议之上的Web应用。
HTTP URL (UR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URI,包含了用于查找某个资源的足够的信息)的格式如下:
http://host[":"port][abs_path]
http表示要通过HTTP协议来定位网络资源;host表示合法的Internet主机域名或者IP地址;port指定一个端口号,为空则使用缺省端口80;abs_path指定请求资源的URI;如果URL中没有给出abs_path,那么当它作为请求URI时,必须以“/”的形式给出,通常这个工作浏览器自动帮我们完成。
eg:
1、输入:www.guet.edu.cn
浏览器自动转换成:http://www.guet.edu.cn/
2、http:192.168.0.116:8080/index.jsp
二、HTTP协议详解之请求篇
http请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请求行、消息报头、请求正文
1、请求行以一个方法符号开头,以空格分开,后面跟着请求的URI和协议的版本,格式如下:Method Request-URI HTTP-Version CRLF
其中 Method表示请求方法;Request-URI是一个统一资源标识符;HTTP-Version表示请求的HTTP协议版本;CRLF表示回车和换行(除了作为结尾的CRLF外,不允许出现单独的CR或LF字符)。
请求方法(所有方法全为大写)有多种,各个方法的解释如下:
GET 请求获取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POST 在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后附加新的数据
HEAD 请求获取由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的响应消息报头
PUT 请求服务器存储一个资源,并用Request-URI作为其标识
DELETE 请求服务器删除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
TRACE 请求服务器回送收到的请求信息,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CONNECT 保留将来使用
OPTIONS 请求查询服务器的性能,或者查询与资源相关的选项和需求
应用举例:
GET方法: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网址的方式访问网页时,浏览器采用GET方法向服务器获取资源,eg:GET /form.html HTTP/1.1 (CRLF)
POST方法要求被请求服务器接受附在请求后面的数据,常用于提交表单。
eg:POST /reg.jsp HTTP/ (CRLF)
Accept:image/gif,image/x-xbit,... (CRLF)
...
HOST:www.guet.edu.cn (CRLF)
Content-Length:22 (CRLF)
Connection:Keep-Alive (CRLF)
Cache-Control:no-cache (CRLF)
(CRLF) //该CRLF表示消息报头已经结束,在此之前为消息报头
user=jeffrey&pwd=1234 //此行以下为提交的数据
HEAD方法与GET方法几乎是一样的,对于HEAD请求的回应部分来说,它的HTTP头部中包含的信息与通过GET请求所得到的信息是相同的。利用这个方法,不必传输整个资源内容,就可以得到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的信息。该方法常用于测试超链接的有效性,是否可以访问,以及最近是否更新。
2、请求报头后述
3、请求正文(略)
三、HTTP协议详解之响应篇
在接收和解释请求消息后,服务器返回一个HTTP响应消息。
HTTP响应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状态行、消息报头、响应正文
1、状态行格式如下:
HTTP-Version Status-Code Reason-Phrase CRLF
其中,HTTP-Version表示服务器HTTP协议的版本;Status-Code表示服务器发回的响应状态代码;Reason-Phrase表示状态代码的文本描述。
状态代码有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定义了响应的类别,且有五种可能取值:
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2xx: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3xx: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4xx: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5xx: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常见状态代码、状态描述、说明:
200 OK //客户端请求成功
400 Bad Request //客户端请求有语法错误,不能被服务器所理解
401 Unauthorized //请求未经授权,这个状态代码必须和WWW-Authenticate报 //头域一起使用
403 Forbidden //服务器收到请求,但是拒绝提供服务
404 Not Found //请求资源不存在,eg:输入了错误的URL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器发生不可预期的错误
503 Server Unavailable //服务器当前不能处理客户端的请求,一段时间后, //可能恢复正常
eg:HTTP/1.1 200 OK (CRLF)
2、响应报头后述
3、响应正文就是服务器返回的资源的内容
四、HTTP协议详解之消息报头篇
HTTP消息由客户端到服务器的请求和服务器到客户端的响应组成。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都是由开始行(对于请求消息,开始行就是请求行,对于响应消息,开始行就是状态行),消息报头(可选),空行(只有CRLF的行),消息正文(可选)组成。
HTTP消息报头包括普通报头、请求报头、响应报头、实体报头。
每一个报头域都是由名字+“:”+空格+值 组成,消息报头域的名字是大小写无关的。
1、普通报头
在普通报头中,有少数报头域用于所有的请求和响应消息,但并不用于被传输的实体,只用于传输的消息。
eg:
Cache-Control 用于指定缓存指令,缓存指令是单向的(响应中出现的缓存指令在请求中未必会出现),且是独立的(一个消息的缓存指令不会影响另一个消息处理的缓存机制),HTTP1.0使用的类似的报头域为Pragma。
请求时的缓存指令包括:no-cache(用于指示请求或响应消息不能缓存)、no-store、max-age、max-stale、min-fresh、only-if-cached;
响应时的缓存指令包括:public、private、no-cache、no-store、no-transform、must-revalidate、proxy-revalidate、max-age、s-maxage.
eg:为了指示IE浏览器(客户端)不要缓存页面,服务器端的JSP程序可以编写如下:response.sehHeader("Cache-Control","no-cache");
//response.setHeader("Pragma","no-cache");作用相当于上述代码,通常两者//合用
这句代码将在发送的响应消息中设置普通报头域:Cache-Control:no-cache
Date普通报头域表示消息产生的日期和时间
Connection普通报头域允许发送指定连接的选项。例如指定连接是连续,或者指定“close”选项,通知服务器,在响应完成后,关闭连接
2、请求报头
请求报头允许客户端向服务器端传递请求的附加信息以及客户端自身的信息。
常用的请求报头
Accept
Accept请求报头域用于指定客户端接受哪些类型的信息。eg:Accept:image/gif,表明客户端希望接受GIF图象格式的资源;Accept:text/html,表明客户端希望接受html文本。
Accept-Charset
Accept-Charset请求报头域用于指定客户端接受的字符集。eg:Accept-Charset:iso-8859-1,gb2312.如果在请求消息中没有设置这个域,缺省是任何字符集都可以接受。
Accept-Encoding
Accept-Encoding请求报头域类似于Accept,但是它是用于指定可接受的内容编码。eg:Accept-Encoding:gzip.deflate.如果请求消息中没有设置这个域服务器假定客户端对各种内容编码都可以接受。
Accept-Language
Accept-Language请求报头域类似于Accept,但是它是用于指定一种自然语言。eg:Accept-Language:zh-cn.如果请求消息中没有设置这个报头域,服务器假定客户端对各种语言都可以接受。
Authorization
Authorization请求报头域主要用于证明客户端有权查看某个资源。当浏览器访问一个页面时,如果收到服务器的响应代码为401(未授权),可以发送一个包含Authorization请求报头域的请求,要求服务器对其进行验证。
Host(发送请求时,该报头域是必需的)
Host请求报头域主要用于指定被请求资源的Internet主机和端口号,它通常从HTTP URL中提取出来的,eg:
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www.guet.edu.cn/index.html
浏览器发送的请求消息中,就会包含Host请求报头域,如下:
Host:www.guet.edu.cn
此处使用缺省端口号80,若指定了端口号,则变成:Host:www.guet.edu.cn:指定端口号
User-Agent
我们上网登陆论坛的时候,往往会看到一些欢迎信息,其中列出了你的操作系统的名称和版本,你所使用的浏览器的名称和版本,这往往让很多人感到很神奇,实际上,服务器应用程序就是从User-Agent这个请求报头域中获取到这些信息。User-Agent请求报头域允许客户端将它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和其它属性告诉服务器。不过,这个报头域不是必需的,如果我们自己编写一个浏览器,不使用User-Agent请求报头域,那么服务器端就无法得知我们的信息了。
请求报头举例:
GET /form.html HTTP/1.1 (CRLF)
Accept:image/gif,image/x-xbitmap,image/jpeg,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application/vnd.ms-excel,application/vnd.ms-powerpoint,application/msword,*/* (CRLF)
Accept-Language:zh-cn (CRLF)
Accept-Encoding:gzip,deflate (CRLF)
If-Modified-Since:Wed,05 Jan 2007 11:21:25 GMT (CRLF)
If-None-Match:W/"80b1a4c018f3c41:8317" (CRLF)
User-Agent:Mozilla/4.0(compatible;MSIE6.0;Windows NT 5.0) (CRLF)
Host:www.guet.edu.cn (CRLF)
Connection:Keep-Alive (CRLF)
(CRLF)
3、响应报头
响应报头允许服务器传递不能放在状态行中的附加响应信息,以及关于服务器的信息和对Request-URI所标识的资源进行下一步访问的信息。
常用的响应报头
Location
Location响应报头域用于重定向接受者到一个新的位置。Location响应报头域常用在更换域名的时候。
Server
Server响应报头域包含了服务器用来处理请求的软件信息。与User-Agent请求报头域是相对应的。下面是
Server响应报头域的一个例子:
Server:Apache-Coyote/1.1
WWW-Authenticate
WWW-Authenticate响应报头域必须被包含在401(未授权的)响应消息中,客户端收到401响应消息时候,并发送Authorization报头域请求服务器对其进行验证时,服务端响应报头就包含该报头域。
eg:WWW-Authenticate:Basic realm="Basic Auth Test!" //可以看出服务器对请求资源采用的是基本验证机制。
4、实体报头
请求和响应消息都可以传送一个实体。一个实体由实体报头域和实体正文组成,但并不是说实体报头域和实体正文要在一起发送,可以只发送实体报头域。实体报头定义了关于实体正文(eg:有无实体正文)和请求所标识的资源的元信息。
常用的实体报头
Content-Encoding
Content-Encoding实体报头域被用作媒体类型的修饰符,它的值指示了已经被应用到实体正文的附加内容的编码,因而要获得Content-Type报头域中所引用的媒体类型,必须采用相应的解码机制。Content-Encoding这样用于记录文档的压缩方法,eg:Content-Encoding:gzip
Content-Language
Content-Language实体报头域描述了资源所用的自然语言。没有设置该域则认为实体内容将提供给所有的语言阅读
者。eg:Content-Language:da
Content-Length
Content-Length实体报头域用于指明实体正文的长度,以字节方式存储的十进制数字来表示。
Content-Type
Content-Type实体报头域用语指明发送给接收者的实体正文的媒体类型。eg: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ISO-8859-1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
Last-Modified
Last-Modified实体报头域用于指示资源的最后修改日期和时间。
Expires
Expires实体报头域给出响应过期的日期和时间。为了让代理服务器或浏览器在一段时间以后更新缓存中(再次访问曾访问过的页面时,直接从缓存中加载,缩短响应时间和降低服务器负载)的页面,我们可以使用Expires实体报头域指定页面过期的时间。eg:Expires:Thu,15 Sep 2006 16:23:12 GMT
HTTP1.1的客户端和缓存必须将其他非法的日期格式(包括0)看作已经过期。eg:为了让浏览器不要缓存页面,我们也可以利用Expires实体报头域,设置为0,jsp中程序如下:response.setDateHeader("Expires","0");
五、利用telnet观察http协议的通讯过程
实验目的及原理:
利用MS的telnet工具,通过手动输入http请求信息的方式,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服务器接收、解释和接受请求后,会返回一个响应,该响应会在telnet窗口上显示出来,从而从感性上加深对http协议的通讯过程的认识。
实验步骤:
1、打开telnet
1.1 打开telnet
运行-->cmd-->telnet
1.2 打开telnet回显功能
set localecho
2、连接服务器并发送请求
2.1 open www.guet.edu.cn 80 //注意端口号不能省略
HEAD /index.asp HTTP/1.0
Host:www.guet.edu.cn
/*我们可以变换请求方法,请求桂林电子主页内容,输入消息如下*/
open www.guet.edu.cn 80
GET /index.asp HTTP/1.0 //请求资源的内容
Host:www.guet.edu.cn
2.2 open www.sina.com.cn 80 //在命令提示符号下直接输入telnet www.sina.com.cn 80
HEAD /index.asp HTTP/1.0
Host:www.sina.com.cn
3 实验结果:
3.1 请求信息2.1得到的响应是:
HTTP/1.1 200 OK //请求成功
Server: Microsoft-IIS/5.0 //web服务器
Date: Thu,08 Mar 200707:17:51 GMT
Connection: Keep-Alive
Content-Length: 23330
Content-Type: text/html
Expries: Thu,08 Mar 2007 07:16:51 GMT
Set-Cookie: ASPSESSIONIDQAQBQQQB=BEJCDGKADEDJKLKKAJEOIMMH; path=/
Cache-control: private
//资源内容省略
3.2 请求信息2.2得到的响应是:
HTTP/1.0 404 Not Found //请求失败
Date: Thu, 08 Mar 2007 07:50:50 GMT
Server: Apache/2.0.54 <Unix>
Last-Modified: Thu, 30 Nov 2006 11:35:41 GMT
ETag: "6277a-415-e7c76980"
Accept-Ranges: bytes
X-Powered-By: mod_xlayout_jh/0.0.1vhs.markII.remix
Vary: Accept-Encoding
Content-Type: text/html
X-Cache: MISS from zjm152-78.sina.com.cn
Via: 1.0 zjm152-78.sina.com.cn:80<squid/2.6.STABLES-20061207>
X-Cache: MISS from th-143.sina.com.cn
Connection: close
失去了跟主机的连接
按任意键继续...
4 .注意事项:
1、出现输入错误,则请求不会成功。
2、报头域不分大小写。
3、更深一步了解HTTP协议,可以查看RFC2616,在http://www.letf.org/rfc 上找到该文件。
4、开发后台程序必须掌握http协议
六、HTTP协议相关技术补充
1、基础:
高层协议有: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传输协议SMTP、域名系统服务DNS、网络新闻传输协议NNTP和HTTP协议等
中介由三种:代理(Proxy)、网关(Gateway)和通道(Tunnel),一个代理根据URI的绝对格式来接受请求,重写全部或部分消息,通过 URI的标识把已格式化过的请求发送到服务器。网关是一个接收代理,作为一些其它服务器的上层,并且如果必须的话,可以把请求翻译给下层的服务器协议。一 个通道作为不改变消息的两个连接之间的中继点。当通讯需要通过一个中介(例如:防火墙等)或者是中介不能识别消息的内容时,通道经常被使用。
代理(Proxy):一个中间程序,它可以充当一个服务器,也可以充当一个客户机,为其它客户机建立请求。请求是通过可能的翻译在内部或经过传递到其它的 服务器中。一个代理在发送请求信息之前,必须解释并且如果可能重写它。代理经常作为通过防火墙的客户机端的门户,代理还可以作为一个帮助应用来通过协议处 理没有被用户代理完成的请求。
网关(Gateway):一个作为其它服务器中间媒介的服务器。与代理不同的是,网关接受请求就好象对被请求的资源来说它就是源服务器;发出请求的客户机并没有意识到它在同网关打交道。
网关经常作为通过防火墙的服务器端的门户,网关还可以作为一个协议翻译器以便存取那些存储在非HTTP系统中的资源。
通道(Tunnel):是作为两个连接中继的中介程序。一旦激活,通道便被认为不属于HTTP通讯,尽管通道可能是被一个HTTP请求初始化的。当被中继 的连接两端关闭时,通道便消失。当一个门户(Portal)必须存在或中介(Intermediary)不能解释中继的通讯时通道被经常使用。
2、协议分析的优势—HTTP分析器检测网络攻击
以模块化的方式对高层协议进行分析处理,将是未来入侵检测的方向。
HTTP及其代理的常用端口80、3128和8080在network部分用port标签进行了规定
3、HTTP协议Content Lenth限制漏洞导致拒绝服务攻击
使用POST方法时,可以设置ContentLenth来定义需要传送的数据长度,例如ContentLenth:999999999,在传送完成前,内 存不会释放,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个缺陷,连续向WEB服务器发送垃圾数据直至WEB服务器内存耗尽。这种攻击方法基本不会留下痕迹。
http://www.cnpaf.net/Class/HTTP/0532918532667330.html
4、利用HTTP协议的特性进行拒绝服务攻击的一些构思
服务器端忙于处理攻击者伪造的TCP连接请求而无暇理睬客户的正常请求(毕竟客户端的正常请求比率非常之小),此时从正常客户的角度看来,服务器失去响应,这种情况我们称作:服务器端受到了SYNFlood攻击(SYN洪水攻击)。
而Smurf、TearDrop等是利用ICMP报文来Flood和IP碎片攻击的。本文用“正常连接”的方法来产生拒绝服务攻击。
19端口在早期已经有人用来做Chargen攻击了,即Chargen_Denial_of_Service,但是!他们用的方法是在两台Chargen 服务器之间产生UDP连接,让服务器处理过多信息而DOWN掉,那么,干掉一台WEB服务器的条件就必须有2个:1.有Chargen服务2.有HTTP 服务
方法:攻击者伪造源IP给N台Chargen发送连接请求(Connect),Chargen接收到连接后就会返回每秒72字节的字符流(实际上根据网络实际情况,这个速度更快)给服务器。
5、Http指纹识别技术
Http指纹识别的原理大致上也是相同的:记录不同服务器对Http协议执行中的微小差别进行识别.Http指纹识别比TCP/IP堆栈指纹识别复杂许 多,理由是定制Http服务器的配置文件、增加插件或组件使得更改Http的响应信息变的很容易,这样使得识别变的困难;然而定制TCP/IP堆栈的行为 需要对核心层进行修改,所以就容易识别.
要让服务器返回不同的Banner信息的设置是很简单的,象Apache这样的开放源代码的Http服务器,用户可以在源代码里修改Banner信息,然 后重起Http服务就生效了;对于没有公开源代码的Http服务器比如微软的IIS或者是Netscape,可以在存放Banner信息的Dll文件中修 改,相关的文章有讨论的,这里不再赘述,当然这样的修改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另外一种模糊Banner信息的方法是使用插件。
常用测试请求:
1:HEAD/Http/1.0发送基本的Http请求
2:DELETE/Http/1.0发送那些不被允许的请求,比如Delete请求
3:GET/Http/3.0发送一个非法版本的Http协议请求
4:GET/JUNK/1.0发送一个不正确规格的Http协议请求
Http指纹识别工具Httprint,它通过运用统计学原理,组合模糊的逻辑学技术,能很有效的确定Http服务器的类型.它可以被用来收集和分析不同Http服务器产生的签名。
6、其他:为了提高用户使用浏览器时的性能,现代浏览器还支持并发的访问方式,浏览一个网页时同时建立多个连接,以迅速获得一个网页上的多个图标,这样能更快速完成整个网页的传输。
HTTP1.1中提供了这种持续连接的方式,而下一代HTTP协议:HTTP-NG更增加了有关会话控制、丰富的内容协商等方式的支持,来提供更高效率的连接。
二分查找法
<?php
//二分查找法,针对有序数列
//核心思想:找到数列中间的数,与此数进行比较,如果小于中间数,则去左边的数列找,如果大于中间数,则到右边的数列找.
//参数介绍:
//$arr 查找数列所在的数组
//$findval 要查找的值
//$leftp,$rightp查找范围的左端和右端
function binary($arr,$findval,$leftp,$rightp){
//如果$leftp > $rightp,说明没有此数
if( $leftp > $rightp ){
echo "数列中没有".$findval;
return;
}
//获得中间值得下标
$midp=round(($leftp+$rightp)/2);
if( $findval < $arr[$midp] ){
binary($arr,$findval,$leftp,$midp-1);
}else if( $findval > $arr[$midp] ){
binary($arr,$findval,$midp+1,$rightp);
}else{
echo "找到了,下标是".$midp;
}
}
$arr=array(1,3,4,23,45,122,789,1000,123456);
binary($arr,1000,0,9); ?>
//二分查找法,针对有序数列
//核心思想:找到数列中间的数,与此数进行比较,如果小于中间数,则去左边的数列找,如果大于中间数,则到右边的数列找.
//参数介绍:
//$arr 查找数列所在的数组
//$findval 要查找的值
//$leftp,$rightp查找范围的左端和右端
function binary($arr,$findval,$leftp,$rightp){
//如果$leftp > $rightp,说明没有此数
if( $leftp > $rightp ){
echo "数列中没有".$findval;
return;
}
//获得中间值得下标
$midp=round(($leftp+$rightp)/2);
if( $findval < $arr[$midp] ){
binary($arr,$findval,$leftp,$midp-1);
}else if( $findval > $arr[$midp] ){
binary($arr,$findval,$midp+1,$rightp);
}else{
echo "找到了,下标是".$midp;
}
}
$arr=array(1,3,4,23,45,122,789,1000,123456);
binary($arr,1000,0,9); ?>
Web测试方法(转载)
基于web系统的测试:
1.功能测试:
链接测试
表单测试
数据测试
cookies测试
数据库测试
应用程序的特定功能
容错性(健壮性)
业务流程
2.性能测试:
连接速度测试
负载测试
压力测试
3.用户体验测试
4.兼容性测试
平台测试
浏览器测试
分辨率测试
Modem/连接速率
5.安全测试
目录设置
SSL
登录
日志文件
脚本语言
6.接口测试
服务器接口
外部接口
错误处理
文章来源:
http://www.51testing.com/html/57/461.html
在Web工程过程中,基于Web系统的测试、确认和验收是一项重要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基于Web的系统测试与传统的软件测试不同,它不但需要检查和验证是否按照设计的要求运行,而且还要测试系统在不同用户的浏览器端的显示是否合适。重要的是,还要从最终用户的角度进行安全性和可用性测试。然而,Internet和Web媒体的不可预见性使测试基于Web的系统变得困难。因此,我们必须为测试和评估复杂的基于Web的系统研究新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 web 测试分为 6 个部分:
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包括负载/压力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
兼容性测试
安全测试
接口测试
本文的目的是覆盖 web 测试的各个方面,未就某一主题进行深入说明。
1 功能测试
1.1 链接测试
链接是Web应用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它是在页面之间切换和指导用户去一些不知道地址的页面的主要手段。链接测试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测试所有链接是否按指示的那样确实链接到了该链接的页面;其次,测试所链接的页面是否存在;最后,保证Web应用系统上没有孤立的页面,所谓孤立页面是指没有链接指向该页面,只有知道正确的URL地址才能访问。
链接测试可以自动进行,现在已经有许多工具可以采用。链接测试必须在集成测试阶段完成,也就是说,在整个Web应用系统的所有页面开发完成之后进行链接测试。
采取措施:采用自动检测网站链接的软件来进行。
推荐软件:
Xenu Link Sleuth 免费 绿色免安装软件
HTML Link Validator 共享(30天试用)
1.2 表单测试
当用户通过表单提交信息的时候,都希望表单能正常工作。
如果使用表单来进行在线注册,要确保提交按钮能正常工作,当注册完成后应返回注册成功的消息。如果使用表单收集配送信息,应确保程序能够正确处理这些数据,最后能让顾客能让客户收到包裹。要测试这些程序,需要验证服务器能正确保存这些数据,而且后台运行的程序能正确解释和使用这些信息。
当用户使用表单进行用户注册、登陆、信息提交等操作时,我们必须测试提交操作的完整性,以校验提交给服务器的信息的正确性。例如:用户填写的出生日期与职业是否恰当,填写的所属省份与所在城市是否匹配等。如果使用了默认值,还要检验默认值的正确性。如果表单只能接受指定的某些值,则也要进行测试。例如:只能接受某些字符,测试时可以跳过这些字符,看系统是否会报错。
1.3 数据校验
如果系根据业务规则需要对用户输入进行校验,需要保证这些校验功能正常工作。例如,省份的字段可以用一个有效列表进行校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验证列表完整而且程序正确调用了该列表(例如在列表中添加一个测试值,确定系统能够接受这个测试值)。
在测试表单时,该项测试和表单测试可能会有一些重复。
1.2和1.3的采取措施:第一个完整的版本采用手动检查,同时形成WinRunner(QTP)脚本;回归测试以及升级版本主要靠WinRunner(QTP)自动回放测试。
1.4 cookies测试
Cookies通常用来存储用户信息和用户在某应用系统的操作,当一个用户使用Cookies访问了某一个应用系统时,Web服务器将发送关于用户的信息,把该信息以Cookies的形式存储在客户端计算机上,这可用来创建动态和自定义页面或者存储登陆等信息。
如果Web应用系统使用了Cookies,就必须检查Cookies是否能正常工作。测试的内容可包括Cookies是否起作用,是否按预定的时间进行保存,刷新对Cookies有什么影响等。如果在 cookies 中保存了注册信息,请确认该 cookie能够正常工作而且已对这些信息已经加密。如果使用 cookie 来统计次数,需要验证次数累计正确。
采取措施:
1 采用黑盒测试:采用上面提到的方法进行测试
2 采用查看cookies的软件进行(初步的想法)
可以选择采用的软件
IECookiesView v1.50
Cookies Manager v1.1
1.5 数据库测试
在Web应用技术中,数据库起着重要的作用,数据库为Web应用系统的管理、运行、查询和实现用户对数据存储的请求等提供空间。在Web应用中,最常用的数据库类型是关系型数据库,可以使用SQL对信息进行处理。
在使用了数据库的Web应用系统中,一般情况下,可能发生两种错误,分别是数据一致性错误和输出错误。数据一致性错误主要是由于用户提交的表单信息不正确而造成的,而输出错误主要是由于网络速度或程序设计问题等引起的,针对这两种情况,可分别进行测试。
采取措施:暂时没有更好的测试方法
考虑结合到1.2和1.3的测试中
1.6 应用程序特定的功能需求
最重要的是,测试人员需要对应用程序特定的功能需求进行验证。尝试用户可能进行的所有操作:下订单、更改订单、取消订单、核对订单状态、在货物发送之前更改送货信息、在线支付等等。这是用户之所以使用网站的原因,一定要确认网站能像广告宣传的那样神奇。
采取措施:深刻理解需求说明文档
1.7 设计语言测试
Web设计语言版本的差异可以引起客户端或服务器端严重的问题,例如使用哪种版本的HTML等。当在分布式环境中开发时,开发人员都不在一起,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HTML的版本问题外,不同的脚本语言,例如Java、JavaScript、 ActiveX、VBScript或Perl等也要进行验证。
暂时没有方法测试,可以多参考一点讨论组内的更新信息
2 性能测试
2.1 连接速度测试
用户连接到Web应用系统的速度根据上网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他们或许是电话拨号,或是宽带上网。当下载一个程序时,用户可以等较长的时间,但如果仅仅访问一个页面就不会这样。如果Web系统响应时间太长(例如超过5秒钟),用户就会因没有耐心等待而离开。
另外,有些页面有超时的限制,如果响应速度太慢,用户可能还没来得及浏览内容,就需要重新登陆了。而且,连接速度太慢,还可能引起数据丢失,使用户得不到真实的页面。
2.2 负载测试
负载测试是为了测量Web系统在某一负载级别上的性能,以保证Web系统在需求范围内能正常工作。负载级别可以是某个时刻同时访问Web系统的用户数量,也可以是在线数据处理的数量。例如:Web应用系统能允许多少个用户同时在线?如果超过了这个数量,会出现什么现象?Web应用系统能否处理大量用户对同一个页面的请求?
2.3 压力测试
负载测试应该安排在Web系统发布以后,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测试。因为一个企业内部员工,特别是项目组人员总是有限的,而一个Web系统能同时处理的请求数量将远远超出这个限度,所以,只有放在Internet上,接受负载测试,其结果才是正确可信的。
进行压力测试是指实际破坏一个Web应用系统,测试系统的反映。压力测试是测试系统的限制和故障恢复能力,也就是测试Web应用系统会不会崩溃,在什么情况下会崩溃。黑客常常提供错误的数据负载,直到Web应用系统崩溃,接着当系统重新启动时获得存取权。
压力测试的区域包括表单、登陆和其他信息传输页面等。
负载/压力测试应该关注什么
测试需要验证系统能否在同一时间响应大量的用户,在用户传送大量数据的时候能否响应,系统能否长时间运行。可访问性对用户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用户得到“系统忙”的信息,他们可能放弃,并转向竞争对手。系统检测不仅要使用户能够正常访问站点,在很多情况下,可能会有黑客试图通过发送大量数据包来攻击服务器。出于安全的原因,测试人员应该知道当系统过载时,需要采取哪些措施,而不是简单地提升系统性能。
瞬间访问高峰
如果您的站点用于公布彩票的抽奖结果,最好使系统在中奖号码公布后的一段时间内能够响应上百万的请求。负载测试工具能够模拟 X 个用户同时访问测试站点。
每个用户传送大量数据
网上书店的多数用户可能只订购 1-5 书,但是大学书店可能会订购 5000 本有关心理学介绍的课本? 或者一个祖母为她的 50 个儿孙购买圣诞礼物(当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邮件地址) 系统能处理单个用户的大量数据吗?
长时间的使用
如果站点用于处理鲜花订单,那么至少希望它在母亲节前的一周内能持续运行。如果站点提供基于 web 的 email 服务,那么点最好能持续运行几个月,甚至几年。可能需要使用自动测试工具来完成这种类型的测试,因为很难通过手工完成这些测试。你可以想象组织100 个人同时点击某个站点。但是同时组织 100000 个人呢。通常,测试工具在第二次使用的时候,它创造的效益,就足以支付成本。而且,测试工具安装完成之后,再次使用的时候,只要点击几下。
采取措施:采用测试工具WAS、ACT协助进行测试
3 用户界面测试
3.1 导航测试
导航描述了用户在一个页面内操作的方式,在不同的用户接口控制之间,例如按钮、对话框、列表和窗口等;或在不同的连接页面之间。通过考虑下列问题,可以决定一个Web应用系统是否易于导航:导航是否直观?Web系统的主要部分是否可通过主页存取?Web系统是否需要站点地图、搜索引擎或其他的导航帮助?
在一个页面上放太多的信息往往起到与预期相反的效果。Web应用系统的用户趋向于目的驱动,很快地扫描一个Web应用系统,看是否有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如果没有,就会很快地离开。很少有用户愿意花时间去熟悉Web应用系统的结构,因此,Web应用系统导航帮助要尽可能地准确。
导航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Web应用系统的页面结构、导航、菜单、连接的风格是否一致。确保用户凭直觉就知道Web应用系统里面是否还有内容,内容在什么地方。
Web应用系统的层次一旦决定,就要着手测试用户导航功能,让最终用户参与这种测试,效果将更加明显。
3.2 图形测试
在Web应用系统中,适当的图片和动画既能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又能起到美化页面的功能。一个Web应用系统的图形可以包括图片、动画、边框、颜色、字体、背景、按钮等。图形测试的内容有:
(1)要确保图形有明确的用途,图片或动画不要胡乱地堆在一起,以免浪费传输时间。Web应用系统的图片尺寸要尽量地小,并且要能清楚地说明某件事情,一般都链接到某个具体的页面。
(2)验证所有页面字体的风格是否一致。
(3)背景颜色应该与字体颜色和前景颜色相搭配。
(4)图片的大小和质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般采用JPG或GIF压缩,最好能使图片的大小减小到 30k 以下
(5)最后,需要验证的是文字回绕是否正确。如果说明文字指向右边的图片,应该确保该图片出现在右边。不要因为使用图片而使窗口和段落排列古怪或者出现孤行。
通常来说,使用少许或尽量不使用背景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您想用背景,那么最好使用单色的,和导航条一起放在页面的左边。另外,图案和图片可能会转移用户的注意力。
3.3内容测试
内容测试用来检验Web应用系统提供信息的正确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信息的正确性是指信息是可靠的还是误传的。例如,在商品价格列表中,错误的价格可能引起财政问题甚至导致法律纠纷;信息的准确性是指是否有语法或拼写错误。这种测试通常使用一些文字处理软件来进行,例如使用Microsoft Word的"拼音与语法检查"功能;信息的相关性是指是否在当前页面可以找到与当前浏览信息相关的信息列表或入口,也就是一般Web站点中的所谓"相关文章列表"。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可能先有功能然后才对这个功能进行描述。大家坐在一起讨论一些新的功能,然后开始开发,在开发的时候,开发人员可能不注重文字表达,他们添加文字可能只是为了对齐页面。不幸的是,这样出来的产品可能产生严重的误解。因此测试人员和公关部门一起检查内容的文字表达是否恰当。否则,公司可能陷入麻烦之中,也可能引起法律方面的问题。测试人员应确保站点看起来更专业些。过分地使用粗体字、大字体和下划线可能会让用户感到不舒服。在进行用户可用性方面的测试时,最好先请图形设计专家对站点进行评估。你可能不希望看到一篇到处是黑体字的文章,所以相信您也希望自己的站点能更专业一些。 最后,需要确定是否列出了相关站点的链接。很多站点希望用户将邮件发到一个特定的地址,或者从某个站点下载浏览器。但是如果用户无法点击这些地址,他们可能会觉得很迷惑。
3.4 表格测试
需要验证表格是否设置正确。用户是否需要向右滚动页面才能看见产品的价格?把价格放在左边,而把产品细节放在右边是否更有效? 每一栏的宽度是否足够宽,表格里的文字是否都有折行?是否有因为某一格的内容太多,而将整行的内容拉长?
3.5 整体界面测试
整体界面是指整个Web应用系统的页面结构设计,是给用户的一个整体感。例如:当用户浏览Web应用系统时是否感到舒适,是否凭直觉就知道要找的信息在什么地方?整个Web应用系统的设计风格是否一致?
对整体界面的测试过程,其实是一个对最终用户进行调查的过程。一般Web应用系统采取在主页上做一个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得到最终用户的反馈信息。
对所有的用户界面测试来说,都需要有外部人员(与Web应用系统开发没有联系或联系很少的人员)的参与,最好是最终用户的参与。
采取措施:手动测试,参与人员最好有外部人员
4 兼容性测试
4.1 平台测试
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的操作系统类型,最常见的有Windows、Unix、Macintosh、Linux等。Web应用系统的最终用户究竟使用哪一种操作系统,取决于用户系统的配置。这样,就可能会发生兼容性问题,同一个应用可能在某些操作系统下能正常运行,但在另外的操作系统下可能会运行失败。
因此,在Web系统发布之前,需要在各种操作系统下对Web系统进行兼容性测试。
4.2 浏览器测试
浏览器是Web客户端最核心的构件,来自不同厂商的浏览器对Java,、JavaScript、 ActiveX、 plug-ins或不同的HTML规格有不同的支持。例如,ActiveX是Microsoft的产品,是为Internet Explorer而设计的,JavaScript是Netscape的产品,Java是Sun的产品等等。另外,框架和层次结构风格在不同的浏览器中也有不同的显示,甚至根本不显示。不同的浏览器对安全性和Java的设置也不一样。
测试浏览器兼容性的一个方法是创建一个兼容性矩阵。在这个矩阵中,测试不同厂商、不同版本的浏览器对某些构件和设置的适应性。
4.3 分辨率测试
页面版式在 640x400、600x800 或 1024x768 的分辨率模式下是否显示正常? 字体是否太小以至于无法浏览? 或者是太大? 文本和图片是否对齐?
4.4 Modem/连接速率
是否有这种情况,用户使用 28.8 modem下载一个页面需要 10 分钟,但测试人员在测试的时候使用的是 T1 专线? 用户在下载文章或演示的时候,可能会等待比较长的时间,但却不会耐心等待首页的出现。最后,需要确认图片不会太大。
4.5 打印机
用户可能会将网页打印下来。因此网也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打印问题,注意节约纸张和油墨。有不少用户喜欢阅读而不是盯着屏幕,因此需要验证网页打印是否正常。有时在屏幕上显示的图片和文本的对齐方式可能与打印出来的东西不一样。测试人员至少需要验证订单确认页面打印是正常的。
4.6 组合测试
最后需要进行组合测试。600x800 的分辨率在 MAC 机上可能不错,但是在 IBM 兼容机上却很难看。在 IBM 机器上使用 Netscape 能正常显示,但却无法使用 Lynx 来浏览。如果是内部使用的 web 站点,测试可能会轻松一些。如果公司指定使用某个类型的浏览器,那么只需在该浏览器上进行测试。如果所有的人都使用 T1 专线,可能不需要测试下载施加。(但需要注意的是,可能会有员工从家里拨号进入系统) 有些内部应用程序,开发部门可能在系统需求中声明不支持某些系统而只支持一些那些已设置的系统。但是,理想的情况是,系统能在所有机器上运行,这样就不会限制将来的发展和变动。
采取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等价划分的方法,列出兼容性矩阵
5 安全测试
即使站点不接受信用卡支付,安全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Web 站点收集的用户资料只能在公司内部使用。如果用户信息被黑客泄露,客户在进行交易时,就不会有安全感。
5.1 目录设置
Web 安全的第一步就是正确设置目录。每个目录下应该有 index.html 或 main.html 页面,这样就不会显示该目录下的所有内容。我服务的一个公司没有执行这条规则。我选中一幅图片,单击鼠标右键,找到该图片所在的路径"…com/objects/images"。然后在浏览器地址栏中手工输入该路径,发现该站点所有图片的列表。这可能没什么关系。我进入下一级目录 "…com/objects" ,点击 jackpot。在该目录下有很多资料,其中引起我注意的是已过期页面。该公司每个月都要更改产品价格,并且保存过期页面。我翻看了一下这些记录,就可以估计他们的边际利润以及他们为了争取一个合同还有多大的降价空间。如果某个客户在谈判之前查看了这些信息,他们在谈判桌上肯定处于上风。
5.2 SSL
很多站点使用 SSL 进行安全传送。你知道你进入一个 SSL 站点是因为浏览器出现了警告消息,而且在地址栏中的 HTTP 变成 HTTPS。如果开发部门使用了SSL,测试人员需要确定是否有相应的替代页面(适用于3.0 以下版本的浏览器,这些浏览器不支持SSL。当用户进入或离开安全站点的时候,请确认有相应的提示信息。是否有连接时间限制?超过限制时间后出现什么情况?
5.3 登录
有些站点需要用户进行登录,以验证他们的身份。这样对用户是方便的,他们不需要每次都输入个人资料。你需要验证系统阻止非法的用户名/口令登录,而能够通过有效登录。用户登录是否有次数限制? 是否限制从某些 IP 地址登录? 如果允许登录失败的次数为3,你在第三次登录的时候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口令,能通过验证吗? 口令选择有规则限制吗? 是否可以不登陆而直接浏览某个页面?
Web应用系统是否有超时的限制,也就是说,用户登陆后在一定时间内(例如15分钟)没有点击任何页面,是否需要重新登陆才能正常使用。
5.4 日志文件
在后台,要注意验证服务器日志工作正常。日志是否记所有的事务处理? 是否记录失败的注册企图? 是否记录被盗信用卡的使用? 是否在每次事务完成的时候都进行保存? 记录IP 地址吗? 记录用户名吗?
5.5 脚本语言
脚本语言是常见的安全隐患。每种语言的细节有所不同。有些脚本允许访问根目录。其他只允许访问邮件服务器,但是经验丰富的黑客可以将服务器用户名和口令发送给他们自己。找出站点使用了哪些脚本语言,并研究该语言的缺陷。还要需要测试没有经过授权,就不能在服务器端放置和编辑脚本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订阅一个讨论站点使用的脚本语言安全性的新闻组。
6 接口测试
在很多情况下,web 站点不是孤立。Web 站点可能会与外部服务器通讯,请求数据、验证数据或提交订单。
6.1服务器接口
第一个需要测试的接口是浏览器与服务器的接口。测试人员提交事务,然后查看服务器记录,并验证在浏览器上看到的正好是服务器上发生的。测试人员还可以查询数据库,确认事务数据已正确保存。
这种测试可以归到功能测试中的表单测试和数据校验测试中
6.2 外部接口
有些 web 系统有外部接口。例如,网上商店可能要实时验证信用卡数据以减少欺诈行为的发生。测试的时候,要使用 web 接口发送一些事务数据,分别对有效信用卡、无效信用卡和被盗信用卡进行验证。如果商店只使用 Visa 卡和 Mastercard 卡, 可以尝试使用 Discover 卡的数据。(简单的客户端脚本能够在提交事务之前对代码进行识别,例如 3 表示 American Express,4 表示 Visa,5 表示 Mastercard,6 代表Discover。)通常,测试人员需要确认软件能够处理外部服务器返回的所有可能的消息。
这种情况在远程抄表中可能会体现到
6.3 错误处理
最容易被测试人员忽略的地方是接口错误处理。通常我们试图确认系统能够处理所有错误,但却无法预期系统所有可能的错误。尝试在处理过程中中断事务,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订单是否完成?尝试中断用户到服务器的网络连接。尝试中断 web 服务器到信用卡验证服务器的连接。在这些情况下,系统能否正确处理这些错误?是否已对信用卡进行收费?如果用户自己中断事务处理,在订单已保存而用户没有返回网站确认的时候,需要由客户代表致电用户进行订单确认。
采取措施:在理解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尽量比较全面的列出各种异常情况
7 结论
无论你在测试 internet、intranet 或者是 extranet 应用程序,web 测试相对于非 web 测试来说都是更具挑战性的工作。用户对 web 页面质量有很高的期望。在很多情况下,就像业务功能一样,页面用于维护和发展公共关系,所以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2013年4月19日星期五
倒序输出字符串
<?php
//把字符串倒叙输出
function transf(&$str){
$arr=array();
$arr=str_split($str,1);
for($i=0;$i<count($arr);$i++){
$a=count($arr)-$i-1;
echo $arr[$a];
}
}
$str="there is a pig at grass";
transf($str);
?>
输出结果:ssarg ta gip a si ereht
直接用 strrev($str) 函数的输出结果完全一样
上面的结果是完全反转输出字符串,如果是按单词倒序输出用哪个函数呢?
=========================================================
$str1="hello world ! I love my family .";
终于发现这个函数了,explode
//分裂字符串
$arr1 = explode(" ",$str1);
//反序输出字符串
for($i=count($arr1);$i>0;$i--){
echo $arr1[$i-1]." ";
}
输出结果是:. family my love I ! world hello
===================================================
几个有用的函数:
str_shuffle($str1); //随机打乱字符串
shuffle($arr); //将数组打乱
sort($arr); //对数组低到高排序
rsort($arr); //对数组高到低排序
rand(0,3); //产生[0-3]之间的随机数一个
//把字符串倒叙输出
function transf(&$str){
$arr=array();
$arr=str_split($str,1);
for($i=0;$i<count($arr);$i++){
$a=count($arr)-$i-1;
echo $arr[$a];
}
}
$str="there is a pig at grass";
transf($str);
?>
输出结果:ssarg ta gip a si ereht
直接用 strrev($str) 函数的输出结果完全一样
上面的结果是完全反转输出字符串,如果是按单词倒序输出用哪个函数呢?
=========================================================
$str1="hello world ! I love my family .";
终于发现这个函数了,explode
//分裂字符串
$arr1 = explode(" ",$str1);
//反序输出字符串
for($i=count($arr1);$i>0;$i--){
echo $arr1[$i-1]." ";
}
输出结果是:. family my love I ! world hello
===================================================
几个有用的函数:
str_shuffle($str1); //随机打乱字符串
shuffle($arr); //将数组打乱
sort($arr); //对数组低到高排序
rsort($arr); //对数组高到低排序
rand(0,3); //产生[0-3]之间的随机数一个
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的排序算法
<?php
//冒泡排序,小>>大,核心思想:
//内层循环,相邻的数进行比较,较大的数被交换到靠后的位置,实现最大数在最后
//外层循环,每次循环减少一个参与循环的数,因为最大数已经在最后
function bubblesort(&$arr){
$tansf=0; //定义中间变量
for($i=0;$i<count($arr)-1;$i++){
for($j=0;$j<count($arr)-1-$i;$j++){
if($arr[$j]>$arr[$j+1]){
//如果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进行交换
$tansf =$arr[$j];
$arr[$j] =$arr[$j+1];
$arr[$j+1] =$tansf;
}
}
}
}
//选择排序,小>>大,核心思想:
//内层循环,找出剩下的数中最大数
//外层循环,最大数跟剩下数中最后一个交换,实现最大数在最末
function selectionsort(&$arr){
for($i=0;$i<count($arr)-1;$i++){
$max=$arr[0]; //假设arr[0]是最大数
$p=0; //定义一个指针,指向最大数的下标
for($j=1;$j<count($arr)-$i;$j++){
if($max<$arr[$j]){
//保持$max是最大数
$max=$arr[$j];
$p=$j;
}
}
//把比较数列中最后一个数和最大数进行交换
$arr[$p]=$arr[count($arr)-1-$i];
$arr[count($arr)-1-$i]=$max;
}
}
//插入排序,小>>大,核心思想:
//默认数组第一个数是有序数列,剩下的是无序数列
//内层循环,执行比较,插入数找到合适位置,插入数后面的有序数列位置后移1
//外层循环,无序数列的第一个数作为插入数,放在有序数列的合适位置
function insertionsort(&$arr){
for($i=1;$i<count($arr);$i++){
$insertval=$arr[$i]; //当前数为要插入的数
$p=$i-1; //要比较的数的位置比当前数靠前
while($p>=0 && $insertval<$arr[$p]){
//只要插入数小于被比较的数,被比较的数就后移一位,挪位给插入数
$arr[$p+1]=$arr[$p];
//指针指向前一位置
$p--;
}
//找到合适位置,插入
$arr[$p+1]=$insertval;
}
}
$arr=array(5,20,3,2,15,9,100,-3,99,23);
bubblesort($arr);
//selectionsort($arr);
//insertionsort($arr);
print_r($arr);
?>
//冒泡排序,小>>大,核心思想:
//内层循环,相邻的数进行比较,较大的数被交换到靠后的位置,实现最大数在最后
//外层循环,每次循环减少一个参与循环的数,因为最大数已经在最后
function bubblesort(&$arr){
$tansf=0; //定义中间变量
for($i=0;$i<count($arr)-1;$i++){
for($j=0;$j<count($arr)-1-$i;$j++){
if($arr[$j]>$arr[$j+1]){
//如果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进行交换
$tansf =$arr[$j];
$arr[$j] =$arr[$j+1];
$arr[$j+1] =$tansf;
}
}
}
}
//选择排序,小>>大,核心思想:
//内层循环,找出剩下的数中最大数
//外层循环,最大数跟剩下数中最后一个交换,实现最大数在最末
function selectionsort(&$arr){
for($i=0;$i<count($arr)-1;$i++){
$max=$arr[0]; //假设arr[0]是最大数
$p=0; //定义一个指针,指向最大数的下标
for($j=1;$j<count($arr)-$i;$j++){
if($max<$arr[$j]){
//保持$max是最大数
$max=$arr[$j];
$p=$j;
}
}
//把比较数列中最后一个数和最大数进行交换
$arr[$p]=$arr[count($arr)-1-$i];
$arr[count($arr)-1-$i]=$max;
}
}
//插入排序,小>>大,核心思想:
//默认数组第一个数是有序数列,剩下的是无序数列
//内层循环,执行比较,插入数找到合适位置,插入数后面的有序数列位置后移1
//外层循环,无序数列的第一个数作为插入数,放在有序数列的合适位置
function insertionsort(&$arr){
for($i=1;$i<count($arr);$i++){
$insertval=$arr[$i]; //当前数为要插入的数
$p=$i-1; //要比较的数的位置比当前数靠前
while($p>=0 && $insertval<$arr[$p]){
//只要插入数小于被比较的数,被比较的数就后移一位,挪位给插入数
$arr[$p+1]=$arr[$p];
//指针指向前一位置
$p--;
}
//找到合适位置,插入
$arr[$p+1]=$insertval;
}
}
$arr=array(5,20,3,2,15,9,100,-3,99,23);
bubblesort($arr);
//selectionsort($arr);
//insertionsort($arr);
print_r($arr);
?>
2013年4月18日星期四
mysql引擎MyISAM和InnoDB
参考链接:
http://www.builder.com.cn/2007/0912/502919.shtml
http://blog.csdn.net/feng88724/article/details/6829416
ISAM(Indexed Sequential Access Method 索引顺序存取法)
ISAM执行读取操作的速度很快,而且不占用大量的内存和存储资源。
不足:不支持事务处理,也不能够容错。
//如果你的硬盘崩溃了,那么数据文件就无法恢复了。如果你正在把ISAM用在关键任务应用程序里,那就必须经常备份你所有的实时数据,通过其复制特性,MySQL能够支持这样的备份应用程序。
MyISAM
MyISAM是ISAM的扩展,是mysql缺省时的默认引擎,它增加了索引和字段管理功能;使用表格锁定机制,来优化多个并发的读写操作。MyISAM类型的表强调的是性能.如果要执行大量的SELECT,MyISAM是更好的选择.
不提供事务处理机制
MyISAM类型的二进制数据文件,可以在不同操作系统中迁移。也就是可以直接从Windows系统拷贝到linux系统中使用。
HEAP
驻留在内存的临时表格里的HEAP要比ISAM和MyISAM都快,但是它所管理的数据不稳定,如果关机前没有保存,所有的数据都会丢失。在数据行被删除的时候,HEAP不会浪费大量的空间。HEAP表格select速度很快。谨记,在用完表格之后立即删除表格。
InnoDB和Berkley DB
InnoDB和BDB包括了对事务处理和外来键的支持,具有原子性。如果你的数据执行大量的INSERT或UPDATE,出于性能方面的考虑,应该使用InnoDB表.
对于支持事物的InnoDB类型的表,影响速度的主要原因是AUTOCOMMIT默认设置是打开的,而且程序没有显式调用BEGIN 开始事务,导致每插入一条都自动Commit,严重影响了速度。可以在执行sql前调用begin,多条sql形成一个事物(即使autocommit打 开也可以),将大大提高性能。
修改表的引擎:
ALTER TABLE tablename ENGINE = MyISAM ;
查看表的引擎类型
show create table tablename;
==================下面内容未亲自试验=================
1. 4.0以上mysqld都支持事务,包括非max版本。3.23的需要max版本mysqld才能支持事务。
2. 对不支持事务的表做start/commit操作没有任何效果,在执行commit前已经提交,测试:
执行一个msyql:
use test;
drop table if exists tn;
create table tn (a varchar(10)) type=myisam;
drop table if exists ty;
create table ty (a varchar(10)) type=innodb;
begin;
insert into tn values('a');
insert into ty values('a');
select * from tn;
select * from ty;
都能看到一条记录
执行另一个mysql:
use test;
select * from tn;
select * from ty;
只有tn能看到一条记录
然后在另一边
commit;
才都能看到记录。
3.1 innodb表不能用repair table命令和myisamchk -r table_name
但可以用check table,以及mysqlcheck [OPTIONS] database [tables]
====================================================
4. 启动mysql数据库的命令行中添加了以下参数可以使新发布的mysql数据表都默认为使用事务(只影响到create语句。)
--default-table-type=InnoDB
测试命令:
use test;
drop table if exists tn;
create table tn (a varchar(10));
show create table tn;
==========================================
第4条我试了不成功,不过每次修改一个表的引擎之后,该数据库的默认引擎就变为改后的引擎了.所以其实没有必要专门去修改默认引擎.
我的环境是ubuntu linux,上面的操作可能是windows系统.
==========================================
最近面试测试职位遇到的面试题总结
linux指令: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df -h
查看cpu使用情况 top
查看进程 ps aux
//普通常用指令这里没有列出
算法:
排序算法 v
打印菱形
字符串倒叙输出
测试: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
因果图
测试的过程
软件生命周期
如何保障测试的质量
测试的目的:发现软件的错误
数据库:
php连接数据库 v
建表 v
索引方式 v
智力题
以上内容,近期会找到答案并公布.
2013年4月14日星期日
mysql导入/出数据库和表
我先用 phpMyAdmin 在W电脑上创建了数据库A,表B,C,D
现在我想把数据库A迁移到电脑L上.
//导出
首先,用 phpMyAdmin 的导出功能,把数据库完整导出,存为sql文件.如果只希望导出其中的某几个表,也可以分别导出每个表,存为sql文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勾选了 结构->ADD DROP TABLE,ADD IF NOT EXISTS ,导入数据库时如果有同名的表,将被删除,里面的数据也会一并删除.
//转移
把导出的sql文件转移到L电脑里,我是通过github转移的,你也可以通过ftp,wget等方式转移.
//导入
mysql命令行导入方式:
source ~/A // 导入数据库A,包括表B,C,D
source ~/B // 导入表B
# ~/表示相对www文件的路径,也可以用绝对路径
phpMyAdmin导入方式: 在localhost下点击导入,选择A.sql,导入数据库A,包括表B,C,D
在localhost下新建数据库,选择数据库,然后点击导入B.sql,导入表B.
php远程连接mysql的问题
我的代码涉及到mysql数据库部分的,返回结果都是error:
Access denied for user ''@'localhost'
网上查询结果是mysql远程连接需要授权,授权方法如下:
1.取消本地监听 正常情况下,mysql占用的3306端口只是在IP 127.0.0.1上监听,拒绝了其他IP的访问。取消本地监听需要修改 my.cnf 文件:
sudo vim /etc/mysql/my.cnf
#找到如下内容,并注释
#bind-address = 127.0.0.1
sudo /etc/init.d/mysql restart //重启mysql
2.授权
mysql>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user>@"%" IDENTIFIED BY '<password>' WITH GRANT OPTION; mysql>FLUSH RIVILEGES;
#第二句表示从mysql数据库的grant表中重新加载权限数据。因为MySQL把权限都放在了cache中,所以在做完更改后需要重新加载。
quit;
sudo /etc/init.d/mysql restart //重启mysql
3.在mysql授权表中查看授权是否成功
mysql> use information_schema //用户信息数据库
mysql> select * from user_privileges; //用户授权表
#结果中GRANTEE="'user'@'localhost'" 对应的IS_GRANTABLE都是yes,说明授权成功.再次运行代码,error变成了:
Access denied for user 'abc'@'localhost'
实际我连接数据库使用的用户名是 root.而 abc 是我的虚拟机账号.后来调查发现,php扩展库 mysql函数 相对我的 mysql数据库 太旧,每当php调用mysql函数连接mysql数据库的时候,mysql数据库会默认用ubuntu虚拟机的账号进行登录,导致登录连接失败.
查询server版本:
mysql --version //查看mysql版本
#我的mysql版本: 5.5.29-0ubuntu0.12.04.2
php -v //查看php版本
#我的php版本: 5.3.10-1ubuntu3.6
代码中用到 mysql扩展库 的地方更换为 mysqli扩展库,执行成功.
phpmyadmin 远程连接 mysql 时有同样的问题.
#修改 phpmyadmin 的配置文件 :
phpMyAdmin/config.inc.php
#找到下面部分,将 mysql 改为 mysqli
$cfg['Servers'][$i]['extension'] = 'mysqli';
phpmyadmin 连接成功.
版本问题不是所有人都会遇到,所有先搞定授权看看是否能解决问题,如果不能,更换php的mysql扩展库,使用mysqli试试,说不定能解决问题.
订阅:
博文 (Atom)